对话 | 著名指挥家余隆

北京国际音乐节刚刚闭幕,十一月头的某个晚上,小编终于有幸见到这位空中飞人。刚结束一天的会议,接下来还有一场音乐会,只在上海停留一天的余院长看上去有些疲惫,但依旧语速飞快。开门见山,他说“提问吧。”于是有了如下的访谈。

一直以来,余隆非常关心中国年轻管弦音乐从事者的就职和未来发展。2012年,在他的倡导和提一下,上海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上海音乐学院开始筹备上海乐队学院的建设工作。2013年底,上海乐队学院首届全球招生正式启动,2014年9月,首届学生入学。创办乐队学院,饱含着余隆对发展中国音乐教育和交响乐事业的心血与期盼。

Q:您最初是源于什么样的想法来做这样一个乐队学院的?
余隆:我自己是中国音乐教育体系一步步走出来的,因此非常清楚这种体系的优缺点。我们对所有人才的专注培养非常到位,特别是独奏的培养上。但在横向培养上还有一定的需要改进的部分。事实上,最终成为像郎朗这样的独奏家凤毛麟角,90%的器乐演奏学生最后都要成为乐队演奏员、室内乐演奏员,或者音乐教师。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我一直以来重点关注的是中国青年艺术家未来他们工作和适应的问题。

Q:大多数的音乐院校毕业生存在就业适应问题吗?
余隆:我们今天一直说要有一种“工匠精神”,这个“工匠精神”很大一部分程度来自于我们自己对本职工作的一种认同度和认知度。你不能说“我不当独奏(音乐家)就完蛋了”。主要的工作是作为一个正常的、积极的音乐工作者。因为将来这些孩子们从学校毕业后必须奔向不同的工作岗位。音乐工作大量地是在群体里生活的,他们尤其需要增加更多的他们在工作环境的经验和背景,以便于他们能够应付所有在工作环境里的竞争,未来能更好地发展。无论是在交响乐团、歌剧院、芭蕾舞团交响乐团、还是在室内乐团里,甚至当老师,他都需要有一个培育自己及下一代的过程。

Q:您是怎么想到结合专业教育和乐队实践这两种模式的?
余隆:仅仅是课堂教学是没有用的,乐队演奏员的培养主要是应该基于乐手经验和乐团本身工作经验的传授上。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最著名的乐队学院是柏林爱乐的卡拉扬乐队学院,他们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必须在乐队本身的基础上来培养,而不是说用口号式的、口头教育式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如果培育乐队演奏员的人自己都是没有拉过乐队,这是很有问题的。所以很多经验来自于乐队和有经验的乐手来给他们培训,包括他们要有很大量的实践机会,需要有人“传帮带”这个过程。他们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和经验吸纳。所以由纽约爱乐和上海交响乐团的这些首席们来为他们铺垫这个过程,我觉得是中国最健康的一个方式。

Q:从2013年首届全球招生开始,上海乐队学院今年即将迎来第五届考生。您怎么看待学院这五年的发展?
余隆:我们的工作有目共睹。乐队学院培养了大批的学生走上这个岗位。回首看一看乐队学院的大部分毕业生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超出原来期待的价值,这就是对我最大的欣慰。我觉得我们所有的工作是为了这些年轻人,乐队学院的工作是为了中国交响乐这个事业的未来。这是薪火相传的过程,所以需要不断地有人加入。希望他们在他们的岗位上也能带动年轻人关注到这个学院、或者推荐年轻人到乐队学院来完成这个职业的过程。乐队学院好比一个职业学校,她必须把职业传授给这些年轻的音乐家,让他们学会在职业生涯中应该怎么样做些对的事情,应该怎么样做一个职业的音乐家。这个里面不只是技术上的问题,更多的是一种品质,一种职业习惯和职业操守,这些工作我觉得特别重要。

Q:对于学院未来的发展,您有着怎样的期望?
余隆:上海交响乐团具备能让学生直接进入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实习平台的优势,包括纽约爱乐,北德广播易北爱乐乐团,悉尼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等等。我们要为年轻人提供更多职业培训平台,并拓展这个平台的宽度。我觉得职业培训平台是我们音乐学院以外的真正延伸。

在上海交响乐团最近的一次乐队成员公开招聘中,不少90后的“年轻面孔”给考官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脱颖而出的他们经甄选赢得了声部首席、副首席等重要位置。二十多岁的年轻音乐家成为乐团的中坚力量,已成为国内交响乐团的一种趋势。

Q:您在国内外交响乐团中,接触过不少90后音乐家。这一批新生代艺术家正逐渐崭露头角。您从他们这一代人上看到了什么?
余隆:从他们身上就能看到,这个世上无难事,只要肯努力。这些年轻的音乐家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努力成为首席的。我觉得他们的例子很说明这个问题。每个人应该要找到一个比较务实的未来发展设计。十个手指还不一样长。有的人也许独奏在独奏上没有发展,但在乐队里发展得非常好,成为了首席或者声部首席,或者成了一个优秀的乐队演奏员、室内乐演奏员。我觉得每个人都有擅长的方面。并不一定说出名的人就是最成功的,成功的是找到一份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从上海乐队学院的“艺术共进计划”,到AEP-CHINA中国艺术拓展计划,再到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余隆近年来非常关心中国青年的音乐教育,牵头了多个项目让更多人能接收到专业的音乐教育及普及教育。他说,希望所有年轻人都能够从这些项目中受益。

Q:除拓展专业教育外,您这两年还致力发展音乐普及教育。
余隆:不是所有喜欢音乐的人都要成为音乐家的。我希望更多的人从音乐里能感受到作为一个人来说他的创造力的培养。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想象力你是不能体会到音乐和心灵之间的撞击的。而这种撞击来自于你自己内心的独白和对话。我希望音乐这个东西能够影响到社会中我们的孩子们,我们孩子们的孩子们。音乐带给人的空间是你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需要你自己来想象。

Q:您认为我们应该给下一代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和培养?
余隆:真正的教育是培养、启发一个人创造力和想象力。因为我们世界上不缺各种各样的人,我们缺的是能够引领这个社会、能够改变这个社会的人。我十分敬佩那些发明ALPHA GO,探索宇宙空间等等的工作者,因为他们带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全新的世界来自于你的自信,自信来自于你有能力完成它,有能力来自于你有创造力。没有创造力,只是一个“超级打工者”的话,你可以生活得很美满,但是你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一点闪光都没有的话,是很可惜的事情。哪怕是一个微光的闪光点,我们都是对得起这个世界的。我觉得中国青年中,无论哪个行业,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Q:最后,请您给乐队学院的学生们和年轻的管弦音乐从事者一些建议和寄语吧!
余隆:我衷心希望所有未来致力于从事管弦音乐的年轻人,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成为职业乐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去留心每一个细节。成为一个职业音乐家,要从对自己的要求严格做起。超越不只是技术上的范畴。音乐术语、乐团合作、室内乐的这些所有工作,你的修养,你对艺术甚至文学等各方面兴趣的培养也很重要。方方面面、林林总总太多事情。不是说会演奏就是一个职业音乐家,会演奏只是刚刚开始,后面的路很长。我衷心祝愿我们乐队学院毕业的学生不仅仅自己能成为职业音乐家,还能通过你们的学习带动所有的青年人明白我们职业的标准在什么地方。我觉得这才是不负我们上海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和其他音乐家对你们的培养。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们是我们薪火相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不断地让职业标准和工匠精神成为我们未来的目标。

上海乐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