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在“广州交响乐团2024/2025音乐季闭幕音乐会”举办当天,广州交响乐团和星海音乐厅联合举行了“广州交响乐团2025/2026音乐季”发布会。
发布会上,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指挥家黄屹整体回顾了即将圆满结束的2024/2025音乐季,乐团团长陈擎重点分享了过去一年广交在艺术呈现与推广合作等方面的重大突破与标志性成果。2025/2026音乐季是广州交响乐团自1998年5月设立音乐季以来第29个乐季,黄屹总监在发布会中深度解读了令人倍感期待的新乐季规划和节目安排,星海音乐厅主任王冬云则重点介绍了新乐季将创新推出的艺术传播模式和普及惠民新举措,厅团携手拓展粤港澳大湾区观众群、全方位提升观演体验。
广交乐团长笛副首席黄郁婷、竖琴演奏家胡利安·卡德纳斯携手演奏贝多芬《D大调小夜曲》(选段)
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左)、音乐总监黄屹(中)、星海音乐厅主任王冬云(右)在“广州交响乐团2025/2026音乐季”发布会现场致辞
在即将到来的2025/2026乐季中,广州交响乐团将与星海音乐厅共同主办包括乐季音乐会、节日音乐会、“特别制作”、“周日音乐下午茶”和“乐聚星期三”等各类音乐会品牌,共含29套演出曲目的售票公演音乐会将贯穿全年,多项音乐活动深入湾区城市肌理,经典与新作连接历史与未来。广交新乐季以音乐与历史为经纬,编织出跨越时空的音乐网络:贝多芬永恒回声与湾区创新的脉搏共振时,广交也将以管弦为笔,奋力书写中国交响乐新篇章。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诞辰120周年。广州交响乐团将在2025年9月26日,以一场凝聚时代精神的音乐会,在星海音乐厅这座我国唯一以人民音乐家命名的音乐殿堂奏响跨越三代艺术家的薪火传承。
《黄河》钢琴协奏曲的主要创作者之一、首演者、著名钢琴家殷承宗将在广交音乐总监黄屹的指挥下携手广交登上星海音乐厅的舞台,奏响冼星海笔下浸透民族血脉温度的音符,“七一勋章”获得者吕其明笔下的《红旗颂》将在广交的乐声中再现历史性的瞬间,广交委约“90后”香港作曲家梁皓一创作的《海上蛟龙》交响组曲将在这场音乐会迎来世界首演。时代在这场音乐会中交织叠印,铸就出历史的纪念碑,音符熔铸的精神火炬,燃点起从历史深渊涌向星辰大海的理想之光,而星海音乐厅也成为了向观众推广新作品、推动“首演之夜”华丽绽放的主场。
永恒回响,“乐圣”华章
与星海音乐厅共同策划推出的致敬贝多芬诞辰255周年系列音乐会将迎来终章。黄屹总监将在新乐季以三场精心编排的音乐会完成贯穿2025年全年(从1月1日至12月12日)的“永恒贝多芬”系列。“第四”、“第七”两首交响曲将同场上演,《F大调第六交响曲》将与《科里奥兰》序曲、《菲岱里奥》序曲、《莱奥诺拉》第三序曲这三首充满戏剧性的管弦乐作品共演。
作为系列的压台之选,最后一场的贝多芬纪念音乐会将奏响古典雅致的《F大调第八交响曲》,乐团也将联袂著名小提琴家徐惟聆、大提琴家王健及钢琴家张昊辰演出《C大调三重协奏曲》。至此,这场厅团合作且横跨两个乐季的宏大系列、中国演出史上的创举画上圆满句号。同时,衍生于本次“永恒贝多芬”系列音乐会,由星海音乐厅首席录音师杨震及其团队录制于广州交响乐团音乐会演出现场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唱片专辑,也计划于2027年贝多芬逝世200周年之际面世,敬请期待!
英雄诗篇,追忆长留
2025年是作曲家西贝柳斯诞辰160周年,小提琴泰斗级名家维多利亚·穆洛娃将在开幕音乐会首度与黄屹总监执棒下的广交合作演出《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这位特立独行的演奏家将与广交诠释作曲家笔下的冰雪流火。这部作品与理查·施特劳斯《英雄生涯》并置,透过两部鸿篇巨制展现晚期浪漫主义的双生面貌。
新乐季里,广交将延续2025年对肖斯塔科维奇逝世50周年的纪念系列。大提琴演奏家陈亦柏与指挥家杨洋以《G大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奏响对时代的叩问,同场上演的《降E大调第九交响曲》与《牛虻》组曲选段则是对历史反思。另一首肖斯塔科维奇作品将出现在乐季的闭幕音乐会,乐团终身荣誉音乐总监余隆大师执棒广交携克利夫兰交响乐团第一副首席谢力源,以辛辣奇诡的《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碰撞拉赫玛尼诺夫《E小调第二交响曲》,激荡浓墨重彩的俄式音乐洪流。
2026年是舒曼诞辰170周年,英国指挥大师乔纳森·诺特将携美籍华裔钢琴新星黎卓宇与以《A小调钢琴协奏曲》及《D小调第四交响曲》重构舒曼笔下诗意宇宙,解读舒曼如何将对克拉拉的爱意化作流动的音符。这场德奥精神的音乐盛宴也将呈现舒伯特创作的第一部歌剧《魔宫》的序曲。
英国作曲家布里顿逝世50周年的纪念音乐会将是一场众星云集的盛会。著名英国小提琴家丹尼尔·霍普将与黄屹和广交演绎充满现代色彩的《小提琴协奏曲》,旅欧青年男高音歌唱家王川将与圆号新星金智成合作演出《小夜曲》,圆号模拟的雾笛长鸣与男高音吟唱的英国诗歌将诠释出深沉蕴藉的英伦意境。同场音乐会上奏响的爱德华·埃尔加D大调《威风凛凛》进行曲将映照出英伦最后一抹璀璨回光。
这个乐季,文学与音乐双生共融也将创造新的共鸣。2026年是挪威戏剧家、诗人易卜生与西班牙文学家塞万提斯的逝世纪念年份。指挥家林大叶将联袂大提琴家聂佳鹏、广交中提琴声部首席刘爽爽,以理查·施特劳斯《唐吉诃德》的骑士狂想对话格里格《培尔·金特》的奇幻音画。
与广交合作超过20年的著名指挥家夏尔·迪图瓦将携手携小提琴新星苏千寻呈献门德尔松《A大调第四交响曲(意大利)》、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拉威尔《达夫尼斯与克洛埃》第二组曲。
奥地利指挥大师约翰内斯·维尔德纳阔别多年后重返星海音乐厅舞台,携手钢琴家王雅伦演出普罗科菲耶夫《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与《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这位与乐团渊源深厚的老牌指挥名家以演绎德奥经典深受乐迷喜爱,他这次回归将率团带领广交探索俄罗斯的现代作品。
德国著名钢琴家鲁道夫·布赫宾德将在余隆大师执棒下与广交演绎勃拉姆斯第一和第二钢琴协奏曲,展现作曲家从冲撞古典法则的热血青年到以哲思重铸浪漫诗性的大家的精神蜕变历程。
格莱美大奖得主、小提琴大师吉尔·沙汉姆的回归是新乐季的另一大亮点。在这场音乐会,广交常任指挥崔琳涵将与他演出勃拉姆斯充满磅礴生命力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将上演恬静如诗的《A大调第二小夜曲》。
时代先声,前瞻创新
崔琳涵将指挥演出“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冯子慧《哭笑鸟》,以北宋梅尧臣诗意为魂,演绎人性的矛盾共生。同样入选该计划的阿拉坦茂尼《忆雪原》灵感则来自于一次雪原步行时听到的沁人心脾的牧歌。
谭盾将以作曲、指挥双重身份再登星海音乐厅舞台,二胡演奏家陆轶文将以协奏曲《卧虎藏龙》解构武侠美学,琵琶演奏家韩妍以协奏曲《三泉》重构李白诗意。中国作品与斯特拉文斯基的《夜莺之歌》、《火鸟》组曲(1919)将展现各自如何在创作中实现对传统音乐的颠覆性创新、以及如何通过音乐的表现多元文化的融合。
名家首秀,斑斓多彩
德国指挥泰斗马库斯·史坦兹携手加拿大钢琴名家路易·洛尔蒂,以跨越三个世纪、四部德法经典构筑一场纵深漫溯的灵魂对话。充满古典精神的莫扎特《A大调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弥漫喜悦色彩的柏辽兹《罗马狂欢节》序曲将与瓦格纳的《齐格弗里德牧歌》以及理查·施特劳斯《死与净化》两首哲思深邃的作品展开跨越时空的灵魂对话。
被《纽约时报》誉为“同辈最佳”的女性指挥家乔安·法莱塔将携手吉他名家苏萌,演绎西班牙华金·罗德里戈脍炙人口的《阿兰胡埃斯协奏曲》,以及伯恩斯坦百老汇的名曲《坎迪德》序曲、科普兰《第三交响曲》。
被英国《金融时报》赞誉为“细腻卓越”的非裔指挥家卡泽姆·阿布杜拉,将指挥广交演出格什温的《古巴序曲》、勋伯格的《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同时也将携手中国青年钢琴家鞠小夫演出北京国际音乐节委约美国当代作曲家亚伦·齐格曼创作的《探戈钢琴协奏曲》。
初试啼声,新星破晓
国际乐坛瞩目的新生代小提琴家五明佳廉将在广交乐季首度献技。这位被誉为“集活力、才华与激情于一身的一流艺术家”,将与广交音乐总监黄屹联袂呈现浪漫主义经典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法国新锐托马斯·勒福尔与德国翘楚费利西塔斯·希夫纳都曾在第三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上大放异彩,他们将与广交演绎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与普罗科菲耶夫《G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执棒这场音乐会的指挥家正是当年第三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评委联合主席、美国老牌指挥家大卫·斯特恩,这也是他时隔多年再次回归广交舞台。
广州交响乐团与星海音乐厅二十七年来携手策划和推广乐季音乐会的“厅团合一”模式,创下了在中国音乐界令人刮目相看的亮眼成绩和众多“第一”。而今,广交与星海音乐厅以开放姿态搭建的国际舞台,持续吸引兼具艺术高度与时代敏感性的新生代音乐家。当“00后”领航的年轻乐迷渐成主流,这些乐坛新星也将成为连接经典与未来的重要桥梁。
乐聚朝夕,城市共生
四年来,白云机场与广州交响乐团通过“GSO@CAN音乐沙龙”“云上音乐演播厅”等项目,将高雅艺术融入机场空间。未来,双方也将深化合作,拓展音乐主题活动形式,引入多元艺术元素,进一步升级“音乐航站楼”品牌。“从白云机场出发,我们通达全球;广交之声亦从这里启航,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道出这幅海报的深意——作为中国唯一踏足世界五大洲的交响乐团,广交的国际化足迹与白云机场的枢纽定位遥相呼应。
2025年6月开通的广州地铁十二号线,使困扰二沙岛这座坐拥广州交响乐团和星海音乐厅两大艺术机构的“音乐之岛”多年的出行痛点得以破局,无论是游客还是市民进出二沙岛都将非常便利。广州地铁二沙岛站完美复现了星海音乐厅独特的艺术气质,车站设计方案以“钧天广乐”为理念,运用白色管线抽象演绎五线谱的韵律,结合艺术造型墙面及圆形声学反射板等音乐厅元素,全方位营造音乐艺术氛围。
广州地铁二沙岛站内,由广交与广州地铁共同策划的“交响乐岭南文化时空长廊”成为艺术爱好者的打卡点。“乐迷朋友们从该站B出口出来之前,都能领略跨越时空在此相遇的中外著名音乐家气息,然后再走进星海音乐厅,沉浸于广州交响乐团为大家打造的音乐时空之中。”陈擎团长如是说。从机场到地铁,广交与星海音乐厅这两张璀璨夺目的文化名片以创新手段将古典音乐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使文化触达突破音乐厅的物理边界。
湾区和鸣,协同发展
2024/2025乐季启动的“音乐双城季”,首次实现将珠海华发中演大剧院作为广交“第二主场”。从2025年7月普及音乐会、9月室内乐沙龙,到10月、11月两场"贝多芬全集"专场,珠海观众可同步欣赏广州的精彩演出。2026年3月29日,广交将与深圳保利剧院合作,共同主办由黄屹总监执棒小提琴家五明佳廉与广州交响乐团的音乐会。
深化湾区文化协同发展的另一个重要举措,是举办2026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青年音乐周(YMCG)。这个即将迎来第十度举办的大湾区国际文化盛会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州交响乐团和星海音乐厅共同承办,将集结由YMCG音乐总监、著名指挥家丹尼尔·哈丁大师领衔世界级名家组成的导师团,为全球各地的青年艺术家搭建展现才华的平台,让青年音乐家们能在大湾区的土地,以音符绘制文化融合发展的精神地图,以共同的声音记忆铸就文化认同。
多元板块,“可盐可甜”
继连续执棒2024和2025两届广州新年音乐会后,广交音乐总监黄屹将第三度登上这个由广州交响乐团创办、连续26年与星海音乐厅携手策划主办、已有34年演出传统的舞台,执棒2026(第34届)广州新年音乐会。乐团助理指挥丁嘉滢则将延续2025年执棒儿童音乐戏剧音乐会《贝多芬住在楼上》的成功经验,继续执棒2026儿童音乐会,开启《莫扎特神奇之旅》,以沉浸式剧场启蒙古典音乐。多个由厅团联合主办推出的普及惠民品牌也将推陈出新,持续加大惠民力度,以艺术反哺城市文化生态。
“周日音乐下午茶”以“古、今、中、外”四大主题,由本团指挥崔琳涵、丁嘉滢和客席指挥家张橹和俞极分别执棒乐团,串联起时间和文化的经纬,资深乐评人翟佳的导赏为观众架设理解桥梁。室内乐品牌“乐聚星期三”在新乐季将解构交响乐团的多元肌理。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青年音乐周、广州青年交响乐团音乐季、“走进交响乐·相约音乐厅”普及音乐会、广交广播音乐季等板块也将如约而至。在此期间,星海音乐厅与广交特别策划的“星海会·GSO音乐家面对面”等系列活动也将贯穿其中,为市民带来全方位的聆听、沉浸和探索体验。广州交响乐团即将启幕的新乐季,不再止步于传统意义的演出,而是以交响乐为媒介书写的城市文化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