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的鼎盛时代,
西文作High Baroque。
十八世纪,欧罗巴大地上的音乐世界再度风起云涌、百川汇通。德、法、奥、英、意等国,音乐巨匠们如天神降世,弦末指尖下妙乐翩跹、哲思纷繁、弄潮惊澜,缔造起巴洛克音乐的至高圣殿,与前后数百年的音乐诸峰分庭抗礼,岿然而立。
那个时代盛名千古的音乐大师皆继承了本国先贤的创作风格,融入本我的性格形成其作品鲜明的印记,当然,他们在创作他国风格作品时的手法虽未臻精纯,但是彼此风格的相互影响却是鲜明无疑,例如巴赫创作的法国组曲、英国组曲虽然与真正的英法音乐大相径庭,但仍然吸收了这两国的元素;
再如德国的巴赫和泰勒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创作的三首协奏曲,皆沿用了意大利风格的协奏曲形式,但是在难度和结构上远超了意大利的作曲家们;还如魏希莱茵的曲风则承袭了一种更早的意大利式“奇异风格”;马莱的这套组曲却是血统纯正,齐整考究的凡尔赛风格,继承了吕利(Jean-Baptiste Lully)的衣钵。
Marin Marais
非同那文艺复兴晚期雯霜霙霏似的冷暖相倾、区别于巴洛克初期泾浊渭清般的格调澄明、亦不似巴洛克中期惋惜惺惆式的情入佳境,巴洛克鼎盛时期的音乐,以篇幅磅礴之大气、复调纷繁之华丽、声响对位之幻奇以及作品典册之难计,用巴洛克的人类智慧与匠人精魂织就了史诗般的时代大幕。
巴洛克全盛时代的名作被相当完善的保存至今,是西方各国上演率最高的曲目来源,无论是音乐厅、教会、政界还是多元文化的创意,该时代的音乐总是当仁不让、如日中天。而对于古乐学者而言,巴洛克晚期的作品更是玉藏金典,是我们究极一生而难止境的大学问。
Georg Philipp Telemann
既是大儒神作,自然要由一个豪华的大阵容倾力呈现——
5月17日,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中国巴洛克音乐的两股“中坚力量”将联袂举办音乐会,除了不少作品在中国首演之外,另一点睛之笔则是:这可能是我们认知范围内,华人世界里规模最大的古乐演出。
音乐会再一次集结了屈指可数的、远在欧洲和北美研习古乐的华人精英,每一门古乐器的佼佼者。恰空古乐团此次十分荣幸与中国另一支古乐力量“大卫同盟”合作,创办人江禹杉先生及其团队尤为擅长18世纪音乐,这对恰空三年来给大家带来17世纪音乐为主的曲目后,迎来新的挑战和飞跃。
恰空古乐团
女高音:许蕾
鲁特琴:高孟麟、张洛菩
小提琴:朱舒訸、Natalie Kress 、Danilo Bonina
中提琴:张易多
大提琴:陆彦闵
低音提琴:冯洲
大卫同盟:
羽管键琴:江禹杉
巴洛克长笛:陈彤
巴洛克竖笛:闫瑨
进入本场音乐会购票页面!
曲目单:
第五勃兰登堡协奏曲 BWV 1050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
Fünftes Brandenburgisches Konzert Johann Sebastian Bach
Allegro- Affettuoso- Allegro
第三奏鸣曲-帕萨卡利亚 罗曼努斯•魏希莱茵 (1652-1706)
Sonata III- Bassacaglia Romanus Weichlein
歌剧《塞墨勒》组曲 马兰•马莱 (1656-1728)
Suite from Semele Marin Marais
Overture- Marche- Air -
Simphonie tendre- Air-
Chaconne
中场休息
《康塔塔208》中咏叹调“羊儿可以安静吃草” 巴赫
BWV 208 - 9. Aria: Schafe können sicher weiden Bach
D小调羽管键琴协奏曲 BWV 1052 巴赫
Konzert für Cembalo und Orchester D-moll Bwv 1052 Bach
E小调长笛和竖笛协奏曲TWV 52:E1 格奥尔格·菲利普·泰勒曼 (1681-1767)
Doppelkonzert e-moll für Blockflöte
und Traversflöte
Georg Philipp Telemann
Largo- Allegro- Largo- Presto
(现场曲目以当天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