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国舞蹈十二天”即将于7月5日至31日再度亮相国家大剧院,围绕“风雨彩虹”的主题,赵汝蘅、冯双白、罗斌、赵铁春、山翀、杨笑阳、张云峰7位专家评审,对征集投稿作品进行综合评审,最终推选出六部青年舞蹈家的自荐完整舞蹈作品。龚兴兴、毛跃新、朱晗、陈伟科、颜荷、苏雪冰、郭娇、谭惠贞8位新锐编舞脱颖而出,6台入选作品风格迥异,别具看点。
7月5日至6日,青年编舞家龚兴兴舞蹈作品《没有孤岛》率先亮相“中国舞蹈十二天”。著名编舞陶冶曾评价:“龚兴兴是一位极具天赋的舞者,无论是动与静的表达,她的舞蹈都能透露着细腻至极的感性力,令人沉浸其中,打动人心。”《没有孤岛》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美好理想,编导直面人生的孤独境况,在荒诞中寻找意义,用无所保留的肆意舞动触碰那一抹温情的底色。
8日至9日,中国歌剧舞剧院导演、舞蹈编导毛跃新舞蹈作品《金蝉塑与糖人宝》京味儿十足还原老北京特色的文化艺术精髓,以物动人,以舞塑人,以舞感人。将有年代感的老北京民俗工艺,与烙印在北京人记忆中的胡同生活融会贯通,尝试用舞蹈语言融合三弦、京胡、曲笛、大鼓等民族音乐,并吸收京剧短平快和写意的特点,呈现京城市井独特的美感。
朱晗、陈伟科合作舞剧《伯牙绝弦》将于18至19日登场。全剧以“人性的拷问”作为核心主题,将家喻户晓的古代故事进行解构,在“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设立“伯牙妻”的角色。将伯牙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进行放大,让最为残酷的人性抉择成为剧中的核心部分。在超越时空的历史对话中,理解“知音”是在寻寻觅觅中,一种难得的遇见。
7月21日至22日,颜荷舞蹈作品《何处是归程》将在炎炎夏日呈现一场别样清凉的视听盛宴。在演出空间中,冰砖垒成了环形的“冰城墙”,顶部晶莹剔透环形装置下着由透明到红到黄到蓝色的“雨”,舞者在装置中旋转、奔跑,每一个动作中,冰都在慢慢地融化,构成一种可视化的时间流逝的概念。
24、25日的《不同样的等待》,由北京舞蹈学院教授万素担当艺术指导,苏雪冰、郭娇两位编舞以两种不同的形式方式来构建同一个“等待”主题。演出运用中国汉族民间舞的素材,但执行着全然不同的创作思路和手法,一个等待,在过程中“求得”;一个等待,在进行中“静候”。
30、31日,来自台湾水影舞集创始人、编导谭惠贞的作品《浓雾中的大花苗文》将压轴登场。每发现一种文字,就像擦亮了一双眼睛,可以透视那尘封岁月所遗留下的讯息。古歌传说中,大花苗是西部苗族中的一支,数千年来从黄河流域颠沛流离到西南边境,迁徙的过程中丢失了自己的文字,直到一百多年前,“大花苗文”失而复得……文字的力量触动一个族群站稳脚跟,找到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意义。而《浓雾中的大花苗文》,希冀能和观众一起拨云见雾,看看他们的故事,并珍惜自己拥有转动世界的力量。
2019国家大剧院 中国舞蹈十二天 演出排期
龚兴兴舞蹈作品《没有孤岛》
7月5日-7月6日
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毛跃新舞蹈作品《金蝉塑与糖人宝》
7月8日-7月9日
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朱晗、陈伟科 舞蹈作品《伯牙绝弦》
7月18日-7月19日
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颜荷 舞蹈作品《何处是归程》
7月21日-7月22日
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苏雪冰、郭娇 舞蹈作品《不同样的等待》
7月24日-7月25日
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水影舞集 作品《浓雾中的大花苗文》
7月30日-7月31日
国家大剧院·小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