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音乐的故事:从巴比伦到披头士

著者:(英) 霍华德·古多尔

理想国

2020年4月1日

西方音乐史通识读本,一本书带你看遍四万年的音乐风物变迁

英国BBC同名纪录片文字精华版,易听易懂的音乐大历史脉络地图

知名乐评人焦元溥专文导读,马世芳、杨照、詹宏志等乐界名家一致推荐

◎ 作品看点

​1. BBC同名纪录片文字精华版,西方音乐史通识读本,一本书解读四万年的音乐演化历程。作为BBC同名纪录片的文字版,英国当代知名作曲家、艾美奖得主古多尔在本书中讲述了从石器时代到数字时代的人类历史上,音乐的出现、变革与发展,并将音乐的整个演化过程置入大历史的视野之中,彰显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化之必然。什么时候我们从单声部歌唱演进到多声部?什么时候我们把旋律配上和声?摇滚乐在什么时代背景中出现?“流行音乐”何以取代“古典音乐”成为世间主流 ?古多尔在书中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明确而充分地告知读者,为何我们所听到的音乐,会是今天这样的面貌。

2. 重新定义西方音乐的各个发展阶段,音乐从未停止变革,古典与流行也并非泾渭分明。巴赫的音乐旨在荣耀上帝,用毫不妥协的严肃音乐去彰显造物主的奇迹;海顿的目标是创造现实世界里的美学与优雅;莫扎特的音乐充满生命的喜悦与人性的光辉;贝多芬则彻底改变了后人对于作曲家的看法——他用音乐挑战时人被甜美和愉悦宠坏的耳朵,自巴赫之后,音乐首次又尝试去精确描绘人们真切体验到的悲伤与焦虑;死亡与命运曾经是19世纪作曲家们最为热衷的主题,李斯特首创的交响诗初现了后世电影配乐的雏形……古多尔并未过多着墨于某一位或某几位音乐家的生平轶事,而是将其代表作品与时代文化背景结合,为我们解读西方音乐的发展与变迁。每个时代的作曲家们都在不断地追寻音乐的创新与变革,从音乐剧、电影到披头士和保罗·西蒙,古典音乐的DNA在流行音乐中随处可见。

3. 听其然,也听其所以然。音乐的故事,也是人类渴望创新、沟通、叛逆和娱乐的故事。音乐如今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距离我们不远的19世纪末期,即使是最痴迷的爱乐者,终其一生也顶多只能听三或四次他们最喜欢的曲子。录音技术和无线电技术的出现,让今日的人们能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音乐,并通过反馈参与其中,真实地影响音乐的变化与发展。和声、记谱法、人声剧场、管弦乐、舞蹈音乐——古多尔将目光聚焦于声音的变迁,发掘那些带来革命性变化的重要发明,重现音乐家们深具前瞻性的音乐视野。
◎ 作者简介

霍华德·古多尔(Howard Goodall)

生于1958 年,英国当代炙手可热的作曲家,作品涵括众多音乐剧、合唱曲和电视配乐等,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历史学家和广播主持人。

重要作品包括由小说改编的舞台音乐剧《雇工》(The Hired Man)、《爱情故事》(Love Story),以及合唱音乐作品《永恒之光:安魂弥撒曲》(Eternal Light: A Requiem)等,曾获艾美奖(Emmy)、古典全英音乐奖(BRIT)和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等殊荣。同时他也为英国几十年来的知名经典电视剧创作主题音乐,包括《憨豆先生》(Mr. Bean)、《黑爵士》(Blackadder)、《红矮星》(Red Dwarf)等。近30 年来古多尔致力于音乐理论和历史的普及与介绍,著有《大爆炸:改变音乐史的五个发明故事》(Big Bangs:The Story of Five Discoveries That Changed Musical History)和《音乐的故事:从巴比伦到披头士》(The Story of Music),已在20 多个国家翻译并出版。电视电影《佩珀军士的音乐革命》(Sgt. Peppers Musical Revolution)于2017 年全球上映,以纪念披头士乐队同名专辑发行50 周年。2011 年,古多尔获颁大英帝国奖章(CBE),以表彰他在音乐教育上的卓越贡献。


赖晋楷

台湾政治大学广电系毕业,在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主修爵士吉他与现代音乐。现从事唱片编曲、短片及纪录片配乐、广告配乐、电视节目片头配乐、电脑多媒体配乐等。



◎ 媒体推荐

生动诙谐,渊博周到,但又绝不卖弄小聪明,最重要的是,他对于自己所讲述的主题拥有深刻的理解与见知……可以预见,此书不仅会获奖,更将改变人们的音乐生活。

——《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



将42000年的音乐故事精炼浓缩成一本400页的音乐指南,没有牺牲细节,也没有偏激的观点……一本聪明而充满吸引力的书。

——《苏格兰人报》(The Scotsman)



揭开音乐起源的神秘面纱,追溯这最普世艺术的演变历程,还有谁能做得更好呢?

——《每日快讯》(Daily Express)



真正让这本书生动起来的是作者议论式的写作风格在段落之间产生的叙述动力,这的确是音乐的“故事”,而非重要人物事件的罗列。

——《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