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制造音乐》(How Music Works)

[美] 大卫•拜恩 著

湛庐文化•心视界

2022年1月1日

[内容简介]

文化艺术产业正在随互联网的发展而急剧变化,迈入一个新时期——泛音乐时代。身在产业中的你面对风口浪尖,是否已经心中有底,随时可以乘风破浪?
你是否知道:科技的进步会如何影响音乐人的创作以及听众对音乐的体验?演奏场地对于孵化音乐人有什么重要作用?音乐人如何才能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实现理想与现实的平衡?当世界步入数字时代时,音乐产业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与危机,从业者又如何将危机化为机遇,从海量音乐作品中脱颖而出,与时俱进,持续成功?……
传奇多栖音乐家大卫•拜恩在其经典之作《制造音乐》全新版中对上述重要问题给出了引人深思、值得借鉴的回答。拜恩从上世纪70年代出道起一直活跃至今,以其远见、胆识与独到的思索不断探索、创作,并取得非凡的成就。他既是西方摇滚乐第三次变革的先锋者,是“摇滚的文艺复兴人”,也是奥斯卡奖、金球奖、格莱美奖、托尼奖特别奖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
书中,他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在台前幕后近50年的独特经验、教训、知识,这本书将会改变你感受音乐、创作音乐、演绎音乐、推广音乐的方式——你的事业与人生也许正需要这种改变。

[编辑推荐]
● 奥斯卡、格莱美、托尼特别奖获得者、传奇多栖音乐家大卫•拜恩经验知识大公开
大卫•拜恩何许人?20出头组建传声头像乐队,作为乐队主唱及灵魂人物,成为推动摇滚乐第三次变革的先锋者;30多岁因电影配乐创作,一举捧回奥斯卡、金球、格莱美三大奖;如今年近古稀,仍活跃在一线,并因其精心打造的舞台剧一举获得托尼奖特别奖,是名副其实的多栖音乐家。
在其个人巨作《制造音乐》中,拜恩不仅记录了其作为音乐人的成长过程及台前幕后的精彩故事,也梳理了音乐的诞生与演变,展现出如百科书般的广博学识和科学家般的严谨思索。独特的经验与见解,加上恰到好处的幽默,让人忍不住边阅读边期待,下一页又会出现什么新鲜而有趣的内容。

● 泛音乐时代的新指南,让圈内的你永远先人一步
本书作者活跃于艺术圈近50年,并不断取得非凡成就,堪称国际文娱领域中顺应时代、主动进化的典范。他究竟是如何成为一位持续成功的音乐家、表演家、艺术家?在书中,作者分享了其重要的经验、教训、知识——从演奏场所、技术变革、产业发展对音乐的影响,到音乐的生物学与神经学基础,再到实际创作。全新版更新增整整一章,深度剖析数字时代对音乐推广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一本书,拆解音乐创造力的构成与运用,直击音乐乃至艺术产业的核心,解析当下混沌的泛音乐时代。

 揭秘文化艺术产业的盈利之道,探索艺术家在理想与现实中的平衡之道
大卫•拜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音乐人,在商业上,他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书中,他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表演与商业行为中牵涉的种种现实情况以及解决之道。这本书对想在文艺产业与时俱进、打下一片小天地的人而言具有偌大的借鉴价值。

● 众多国内外大咖跨界力荐!
国内:“中国摇滚之父”崔健、“中国甚具影响力DJ”张有待,《乐队的夏天2》冠亚军乐队重塑与五条人主唱华东、仁科,魔岩三杰之一、摇滚诗人张楚,中国重金属摇滚先驱超载乐队主唱高旗,中国女子摇滚乐队先驱眼镜蛇乐队主唱兼鼓手王晓芳,94红磡“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唱会”窦唯吉他手周凤岭,WALKIE TALKIE音乐对讲机主持人旅英DJ怡丹,资深媒体人、知名乐评人、专栏作者 、译者、诗人李皖,知名乐评人、作家、音乐厂牌主理人张晓舟,播音主持“金话筒”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获得者海阳联袂推荐!
国外:《云图》作者、英国知名作家、欧美文学界公认的新一代小说大师大卫•米切尔,“美漫界的奥斯卡”艾斯纳奖得主、DC漫画家史蒂夫•利伯,获奖独立电影制作人、油管大红人丹•梅斯都在读它!

● 湛庐文化出品。

[作者简介]
大卫•拜恩 David Bryne
 1952年5月14日出生于苏格兰敦巴顿,从小便显现出对音乐的独特偏爱:3岁时就常常捣鼓家里的留声机,5岁学会吹口琴,在进入高中之前就已经掌握吉他、手风琴和小提琴。
 20岁出头组建传声头像乐队,一举成为推动西方摇滚乐第三次变革的先锋者,不仅圈粉无数,还获得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作为传声头像的主唱和灵魂人物,拜恩一次次带领乐队乃进入未知领域,其前卫的实验性和非凡的艺术性深刻地影响了流行乐的发展。2002年,该乐队入选西方摇滚乐至高荣誉“摇滚名人堂”。《时代周刊》盛赞其为“摇滚的文艺复兴人”。
 才华横溢,涉足多个艺术领域——影视指导、电影配乐、视觉艺术等。1986年,自编自导自演音乐片《真实故事》(True Stories)。1987年,与日本音乐人坂本龙一及我国作曲家苏聪合作,为影片《末代皇帝》创作音乐,赢得了奥斯卡、金球和格莱美三大奖项的认可。2006年出版写生作品集《植物园》(Arboretum)……
 至今活跃于一线,创作不断,成就不断。2018年发行专辑《美国乌托邦》;2019年创作同名百老汇舞台剧,获得巨大成功;2020年,该剧以纪录片的形式登上银幕2021 年,拜恩获得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身成就奖,以及托尼奖特别奖。


[各方赞誉]
当翻到大卫•拜恩的《制造音乐》第285页,有这么一句话:“到了现代,人们已经认定艺术与音乐是个人努力的成果,而不是族群的产物。”按照我的理解就是:音乐不是为了弘扬什么文化的,而是个人精神的释放。
——知名摇滚乐歌手、词曲家、音乐制作人 崔健

一开始买这本书,完完全全是因为传声头像乐队。很久以来,我都是他们的歌迷。然而在实际阅读时,我忘记了买它的初衷。大卫•拜恩以非常个人化的视角与笔触描绘了他对音乐及其发展过程的理解、心得,以及担忧。请不要因为这本书的厚重而心生畏惧。它就像是一篇篇连贯的随笔,它轻松、风趣,却又不失严肃。当一幕幕音乐的场景随着纸页在不经意中慢慢展现在你面前时,你会体验到一种心领神会的微妙感。
——重塑雕像的权利乐队主唱 华东

音乐从来不需要“制造”,愤怒和闲云野鹤都是难于制造的,但它们却是我们直指生命核心的动力,也不会为“制造”所限制——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音乐人 张楚

很多年前,有一本《摇滚圣经》在各个打口贩子手里流传;现在,我相信会有另一本书流传于各个音乐人之间,它就是《制造音乐》。
——五条人乐队 仁科

大卫•拜恩把他脑袋里的“絮叨”写成了这部书。在这颗睿智的脑袋里,对过去音乐实践的明察、对未来音乐市场走向的洞见都条理分明。更难得的是,他不仅讲述了创作时艺术家最感性的领悟,还有对音乐本质及相关产业的像科学论文一样的严谨分析和理性推断。
——音乐人 高旗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一本与音乐制作有关的书。先知道作者那很有个性的音乐,再看他的书,感觉很妙!长时间做音乐,终究会成为自己音乐的制作人。如果你身在圈内,那么我推荐大卫•拜恩的这部经典之作,你一定能从中吸收和学习很多。
——音乐人 王晓芳

第一次听到大卫•拜恩的音乐是通过他们那场经典的“别假正经演唱会”,他的歌声仿佛一种隐藏在我潜意识里从未被开发的声音,颠覆了我对摇滚乐的认识。多年后,我终于读到他的著作《制造音乐》,他从人类学与社会学等角度对音乐的产生与创作的分析再一次颠覆了我对音乐的认识。

——知名DJ、主持人、资深乐评人 张有待

实践出真知。大卫•拜恩以其深刻的艺术实践和思考,打破了关于音乐的诸多根深蒂固的认识,提出了别开生面的见解。这些来自艺术前沿的意见最终指向了未知,向着未来敞开。这是《制造音乐》一书甚为珍贵之处:最终促使人思考,而不是止于结论。这部书同时具有音乐百科全书般的广博,音乐产业的各个行当,甚至这之外的艺术从业者都将从中获益。
——知名乐评人、媒体人、专栏作家 李皖

这本书告诉我们:音乐家自治,音乐家话事,音乐家如何做自己的老板,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和音乐的命运。音乐家不是非要听命于资本家,不是要成为音乐产业的螺丝钉或摇钱树,而是要成为他自己——要会培育和捍卫自己,要会从树林的视野看待一棵树,从土地的角度看待一棵树。
——乐评人、音乐厂牌主理人 张晓舟

合上《制造音乐》这本献给音乐的情书,房间再次铺满嘈杂又无方向感的底噪,我却享受着它如同音乐一般……大卫•拜恩带领我们从非洲草原一路听到实验室,各种演奏、编曲、录音技术的迭代使人目不暇接。然而令人欣喜的是,在科技几乎无所不能的今天,还有像拜恩这样的音乐家依旧坚守着音乐的“气”——生命力。
——主持人、“金话筒”奖得主 海阳

喜欢听音乐的人很多,但或许因为音乐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似乎没有那么高的门槛,反而让很多人对音乐行业缺少应有的尊重和基本的了解。而音乐行业如何运行,似乎也是一个谜团。每个年代都有对音乐的不同理解,不管你来自哪个时代,这本书都会告诉你如何创作真正的音乐,以及音乐产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音乐DJ 怡丹

《制作音乐》中充满了对音乐的原创想法和对音乐制作的深刻洞见。
——《云图》作者、英国知名作家、欧美文学界公认的新一代小说大师大卫•米切尔

《制造音乐》有章讲到了场景设定,我读的时候一下子想到了八九十年代波特兰漫画场景的孵化过程。道理都一样:便宜房租,几家机构的支持,能给予重要反馈且人数达到一定量的群体。
——“美漫界的奥斯卡”艾斯纳奖得主、DC漫画家史蒂夫•利伯

本周推荐的是传声头像乐队大卫•拜恩的《制造音乐》,书中对简化的概念有很深的阐述。
——获奖独立电影制作人、油管大红人丹•梅斯

这本旁征博引、风趣幽默的著作向我们揭示了拜恩的真实一面:他是一位货真价实的音乐知识分子,对音乐艺术有着严肃而深刻的见解。
——《出版人周刊》

大卫•拜恩是一位卓尔不群又独树一帜的摇滚明星,他写出了一本与他多变才华匹配的书!
——《纽约时报书评》

这本书充满了无尽的魅力,以及深刻的见解与智慧。
——《书单》

精彩非凡!大卫•拜恩有一颗疯狂的野心,想把他所知的浩瀚理论转变成很有可读性的作品——他做到了。
——《观察家报》


一本关于表演和录音的重要指南,坦诚、新颖,充满了实用的建议和独到的见地。
——《旧金山新闻》

货真价实的惊艳之作!涉及面之广,每一页都仿若一曲歌。
——洋葱视听俱乐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