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精选

17世纪鲁特琴曲私享音乐会

2018年9月16日

上海和蘴邑·艺术剧场

鲁特琴在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音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文艺复兴作为人文主义的萌芽和对教廷控制艺术和文化的反抗,鲁特琴在其中功不可没。音乐由宗教的合唱转向世俗的歌曲时,鲁特琴就成了最合适的伴奏乐器,在当时被称作“乐器之王”。鲁特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微缩的合唱团:在一把琴上可以轻声细语地弹奏四个声部。在那个时候,鲁特就像现在的吉他,无论是歌唱逝去之人的悲痛,还是在篝火旁给情人唱一首情歌,都少不了它。

约翰·道兰(John Dowland)是16、17世纪之交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音乐为几个世纪的鲁特琴歌曲做了一个辉煌的总结。很多道兰的歌曲和鲁特琴曲都偏哀伤,不是因为他际遇不幸,而是因为当时贵族阶层的审美就偏爱忧伤——忧伤才能打动他们日渐麻木的心灵。

在和道兰同时代的意大利,音乐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道兰也注意到了。在他1610年出版的《音乐盛宴》(A Musicall Banquet)中收录了意大利的几首歌曲,比如卡契尼的作品。我们这次音乐会也收录了部分意大利歌曲。和数千公里之外的英格兰似乎是约好了一样,意大利的贵族也喜欢悲剧和伤感的音乐,可以说是和道兰不谋而合。

这次音乐会分三个部分:鲁特琴独奏、鲁特琴歌曲和以通奏低音伴奏的意大利单声歌曲。女高音许蕾不但是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第一位中国女高音,也是第一批研究早期音乐的中国歌手。她极具表现力的歌声和真挚的17世纪音乐是完美的配对。

这次音乐会也是中国绝无仅有的机会近距离聆听这类音乐。在古代这类音乐通常是琴师和歌手私下奏给王公贵族们欣赏,并不在音乐厅表演。现代社会的音量远比古代要大,现代人的耳朵也习惯了汽车、飞机、建筑工地和无处不在的背景音乐。我们希望带领观众回到古代,安静地聆听400年前的声音。

上海恰空古乐团(Shanghai Camerata)成立于2016年,承袭西方在1960年代兴起的“古乐运动”的精神,由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欧美专门研习西方古乐表演的音乐家组成。乐团聚焦西方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致力于以最接近本源又不失灵活的方式呈现西方早期音乐的原貌——乐团使用古代乐器或者复制乐器,遵循传统的演奏法,再现从蒙特威尔第到巴赫之间灿烂的音乐文化,并赋予其新生命。

演出曲目:

鲁特琴独奏:
Alonso Mudarra (1508–1580)
阿隆索·穆达拉
Tiento
Fantasia X

Luys de Narvaez (ca. 1500-1550)
路易斯·德·纳瓦耶斯
A Fantasia
Cancion del Emperador
Quatro Diferencias

鲁特琴独奏和歌曲:
John Dowland (1563-1626)
约翰·道兰
Preludium
Flow my tears
Dowland’s Galliard
In darkness let me dwell
A Pavane
Can she excuse my wrongs
A Fancy
Time stand still
Galliard for The Fourth Kingdom of Denmark
Now o now

早期单声歌曲:
Giulio Caccini
裘里奥·卡契尼 (1551-1618)
Amarilli mia bella
我美丽的阿玛丽莉
Dolcissimo sospiro
甜美的叹息

Tarquinio Merula (1595-1665)
塔尔奎尼奥·梅鲁拉
Folle è ben chi si crede
不忘初心


Henry Purcell (1659-1695)
O solitude
孤独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