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爱乐乐团1973年首次访华,至今已有45年,这将是天团首次来到天津。
维也纳爱乐乐团共七次访华,分别是1973年(阿巴多指挥)、1996年(梅塔指挥)、2004年(小泽征尔指挥)、2009年(梅塔指挥)、2013年(蒂勒曼指挥)、2014年(杜达梅尔指挥)、2017年(尼尔森斯)。
2018年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巡演日程:
11月26日-27日——天津大剧院 (2018年中国巡演首站/北方仅此一站)
11月29日-30日——广州星海音乐厅
12月1日-2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演出具体信息
维也纳爱乐乐团与郎朗音乐会
2018年11月26日 周一 19:30
演出时长:约100分钟 中场休息15分钟
演出团体:维也纳爱乐乐团/ Wiener Philharmoniker
指挥:弗兰茨·威尔瑟-莫斯特/FranzWelser-Most
特邀钢琴:郎朗/langlang
曲目:
《魔笛》序曲 莫扎特
C小调第二十四号钢琴协奏曲,作品491号 (独奏郎朗) 莫扎特
中场休息
D大调第二交响曲,作品73号 勃拉姆斯
*曲目和顺序以演出当日为准
维也纳爱乐乐团音乐会
2018年11月27日 周二 19:30
演出时长:约100分钟 中场休息15分钟
演出团体:维也纳爱乐乐团/ Wiener Philharmoniker
指挥:弗兰茨·威尔瑟-莫斯特/FranzWelser-Most
小提琴:沃尔克哈德斯蒂德/Volkhard Steude
大提琴:彼得索莫达里/Peter Somodari
曲目:
狂欢节序曲 德沃夏克
A小调大提琴与小提琴双协奏曲 勃拉姆斯
中场休息
《众神的黄昏》节选 莫斯特
*曲目和顺序以演出当日为准
乐团介绍
维也纳爱乐乐团可谓是与欧洲古典音乐传统及历史联系最紧密的音乐团体。自1842年奥托・尼古拉成立乐团以来,维也纳爱乐乐团就始终为重要作曲家、指挥家以及来自全世界的观众们所着迷,这不仅源于世代相传的音乐风格,更源于其独特的历史与结构。这个团体实行全面自治,最重要的管理体系为乐团本身。
按照爱乐乐团的规定,只有维也纳国家剧院乐团的成员才可以成为维也纳爱乐乐团的一员。在加入爱乐乐团之前,必须先参加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乐团的试镜,才成为其中一员。再用三年的时间来获得申请维也纳爱乐乐团成员的资格。
每个演出季,维也纳爱乐乐团约在国内举办110场音乐会,在纽约及日本举办维也纳爱乐乐团周,并自1922年起每年参加萨尔斯堡音乐节。维也纳爱乐乐团每年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大顶级音乐厅及音乐节,其新年音乐会早已成为了各国乐迷过新年的传统项目,会在90多个国家进行转播。而每年的美泉宫夏季音乐会更是会吸引十万观众的目光。
2014年,维也纳爱乐乐团凭借其在歌剧及音乐会领域的杰出成就获得了令人羡慕的伯格特・尼尔森奖及赫伯特・冯・卡拉扬音乐大奖。
在超过十年的时间里,维也纳爱乐乐团一直在世界范围内举行公益音乐会以支持人道主义。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音乐家们用行动实现着“将心比心”这句来自贝多芬《庄严弥撒》的座右铭。
弗兰茨·威尔瑟-莫斯特,指挥
弗兰茨·威尔瑟-莫斯特是当代最杰出的指挥之一。自2002年以来他一直担任克利夫兰管弦乐团的音乐总监,并将执掌乐团直到2022年。
克利夫兰管弦乐团将于2018年迎来其100周岁生日。凭借其出色的曲目编排,如众多的首演和改编的歌剧制作,该团被《纽约时报》誉为“全美最佳乐团”。乐团在下一演出季中将上演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这也将成为乐团与弗兰茨·威尔瑟-莫斯特的艺术合作中亮点。
2010-2014年间,弗兰茨•威尔瑟-莫斯特担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 除常规剧目外,他还上演了许多20世纪的音乐作品,如雅纳切克的《卡塔·卡芭娜娃》、《死屋手记》和《狡猾的小狐狸》、以及欣德米特的《凯迪拉克》。 他在维也纳和克利夫兰都排演过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如《莎乐美》、《没有影子的女人》、《玫瑰骑士》、《阿里阿德涅在拿索斯岛》和《阿拉贝拉》。
弗兰茨•威尔瑟-莫斯特是萨尔茨堡音乐节的常客。他指挥的歌剧《水仙女》、《玫瑰骑士》和《菲岱里奥》曾获得过巨大成功, 2016年,他全新制作的理查•施特劳斯歌剧《达奈的爱情》搬上舞台。继2009年在萨尔茨堡复活音乐节上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之后,2017年他指挥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再度在音乐节中亮相。
弗兰茨•威尔瑟-莫斯特还曾获得过许多其他荣誉和奖项,他的众多CD和DVD也曾多次获得国际奖项。
郎朗,钢琴
郎朗,国际钢琴大师,全球文化图腾。曾经在白宫演出,是受聘于世界顶级的柏林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交响乐团的第一位中国钢琴家。《纽约时报》称郎朗为“古典音乐界中最闪亮的明星之一”,美国《人物》杂志评他为“最具魅力的男士”,德国《世界报》称他为“当今世界最成功的钢琴家”。他也是首位当选为联合国和平使者的中国人。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过22场,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过40场以及纽约爱乐乐团合作过60场,他是唯一一位和所有顶级交响乐团合作过的亚洲钢琴家,他曾十次获得德国古典回声大奖等多项古典音乐类权威奖项。他的音乐会一票难求,开票即售罄,他演奏过有奥运会开幕式,世博会开幕式以及三次在格莱美颁奖礼上演奏。他在2008年成立了“郎朗国际音乐基金会”,十年来公益足迹遍布全球。
1999年,参加美国芝加哥“拉维尼亚音乐节”世纪庆典明星音乐会,从而开始了他的音乐演奏生涯。2001年,在人民大会堂进行100周年百年庆典巡演。2003年,推出个人钢琴演奏专辑《柴可夫斯基/门德尔松协奏曲名录》。2005年,在白宫举行个人专场独奏会。2006年,推出个人钢琴演奏专辑《黄河之子》。2008年,获得美国录音师协会颁发的“艺术荣誉奖”。2011年,举行了“弗朗茨·李斯特诞辰200周年郎朗现场音乐会”。2013年,参加维也纳音乐厅100周年音乐季,并应邀举行了两场音乐会。2015年,凭借专辑《莫扎特》获得“德国古典回声大奖颁奖典礼”年度器乐演奏家大奖(钢琴类)。2016年,推出首张个人跨界专辑《纽约狂想曲》。2017年8月27日,获得亚洲新歌榜年度盛典音乐视频杰出贡献奖。2018年,又在中国建立了“北京郎朗艺术基金会”,他已资助成千上万儿童学习音乐,用音乐传递爱。
沃尔克哈德斯蒂德,小提琴
沃尔克哈德斯蒂德出生于1971年,5岁习琴于前东德民主共和国布兰登堡科特布斯音乐学院。1987年,他在东德青年比赛中获得二等奖,1988年起开始在约阿希姆朔兹和维尔纳舒尔茨教授的指导下,于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接受高等教育,期间获得多项国际比赛奖项。1993年,他担任马勒青年管弦乐团首席,1994年四月在柏林获得学位后,又前往维也纳继续跟随阿尔弗雷德斯塔尔教授学习。
1994年11月,沃尔克哈德斯蒂德被任命为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首席,后于2000年担任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席。在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期间,他作为独奏家曾与朱塞佩西诺波利、丹尼尔巴伦博伊姆等同台演出,并多次在欧洲和日本举办独奏巡演,包括: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和三重协奏曲、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和d小调二重协奏曲、莫扎特A大调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交响协奏曲、西贝柳斯和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之中大多场都进行了现场录音转播和CD刻录发行。
出于对室内乐的热爱,斯蒂德自2002年起在维也纳演奏家室内乐作为首席出演,这支室内乐由维也纳爱乐乐团成员组成。同年他建立的斯蒂德四重奏,活跃在维也纳音乐协会举办的音乐会及欧洲、日本巡演舞台上,吸引了众多观众的欣赏。
沃尔克哈德斯蒂德演出时惯用一把1718年的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琴演奏,该把琴先前为维奥蒂和罗斯所有。2016年,沃尔克哈德斯蒂德被授予广岛交响乐团名誉伙伴荣誉头衔。
彼得索莫达,大提琴
1977年出生于匈牙利维斯普雷姆,彼得索莫达里3岁开始习琴。1997年至2006年他于布达佩斯与萨尔布吕肯音乐学院求学,期间受到拉扎罗梅左、米克洛斯普雷恩伊、古斯塔夫里维纽斯以及库塔格捷尔吉等大师的启发。他获奖无数,曾取得多项比赛第一名,包括2005年马尔克诺伊基尔兴国际音乐比赛。 他还与包括里斯蒂安特兹拉夫、列奥尼达斯卡瓦科斯、帕翠西娅科帕琴斯卡娅、塔贝亚齐默尔曼、鲍里斯帕格门齐科夫、楚而斯莫克、米克洛斯普雷恩伊、阿列克谢鲁比莫夫、库塔格捷尔吉、乔纳坦吉拉德、玛尔塔古里亚斯在内的众多大师同台演出。
1997年至2001年,彼得索莫达里同时作为大提琴手和独奏家与布达佩斯弦乐团合作,后成为凯勒四重奏和匈牙利国家歌剧院的成员。
他于2004年起担任卢森内尔管弦乐团独奏大提琴。2012年9月1日起,彼得索莫达里又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