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萃古典”迎来致敬大师85岁生日音乐会

10月17日晚,国家大剧院2018年度“醇·萃古典”系列音乐会又一场重磅演出落幕,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潘德列茨基和著名小提琴家安妮-索菲·穆特以及指挥家马切克·特瑞克同台,携手华沙交响乐团一起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人心的音乐会,为潘德列茨基大师的85岁生日献上祝福。此次也是潘德列茨基大师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潘德列茨基在中国乐迷心中绝对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他与中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早在1998年,潘德列茨基就在北京亲自指挥过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那也是他第一次将自己作品的“冰山一角”展现给中国观众。在创作之外,潘德列茨基还是一位涉猎广泛的指挥家,他在中国舞台上不仅指挥过海顿、贝多芬、舒伯特、肖斯塔科维奇等作曲家的交响作品,还对中国风格的音乐表现出强烈兴趣。同时,此次登台的华沙交响乐团也是中国观众的老朋友,2015年乐团首次开启中国巡演,在国家大剧院舞台留下了来自肖邦故乡的声音,此番再度回归大剧院,为致敬潘德列茨基大师,乐团不仅由大师亲自指挥呈现了德沃夏克的《第七交响曲》,并在潘德列茨基创作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变形”》中展现了对演绎现代作品的自信与熟稔。



此次是潘德列茨基首次亮相国家大剧院,而这次登台距离他首访中国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音乐会上半场由潘德列茨基执棒华沙交响乐团演绎了德沃夏克的《第七交响曲》。大师虽已高龄,但台风依然大气稳健,对德沃夏克这部转型之作的掌控游刃有余。在这部作品中,德沃夏克融入了波西米亚民间音乐语汇,同样善于在民间音乐素材中生发创作灵感的潘德列茨基显然对这部作品有着强烈的共鸣,从第一乐章悠扬的牧歌主题到第三、四乐章的浓厚乡土色彩,大师仿佛为观众描绘出了一幅18世纪捷克田园生活的画面。这首演出曲目也与潘德列茨基20年前首次来中国指挥的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遥相呼应,再次为北京乐迷献上纯粹的东欧风情。

作为本场音乐会的独奏家,一直以来,安妮-索菲·穆特在乐迷心中的地位都堪比“女神”。从卡拉扬时代至今,穆特创造了女性小提琴家的不老传奇。尤其是近年来,为了古典音乐事业更加多元化的发展,她的演奏开始增加现代音乐的比重,潘德列茨基就专门为她量身打造了《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变形”》。音乐会的下半场,穆特率先演奏了潘德列茨基经典小提琴独奏作品《弗利亚舞曲》。这部由穆特本人首演于2013年的独奏作品体裁上效仿了传统舞曲“弗利亚”的形式,但从旋律风格而言则极具当代特征。在演奏中,穆特展现出的非凡技巧令全场观众折服,她既将作曲家用到的现代音乐技巧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对具有民间舞曲特征的乐曲气息和句法有着精准掌控。

《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变形”》则由穆特携手指挥家马切特·特瑞克和华沙交响乐团为观众献上。穆特与乐团的细腻演绎令人陶醉,一部拥有深奥哲思性的现代派作品,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被观众完全接纳,穆特的演奏沟通了“传统”与“现代”的审美,激情澎湃却又不失女性的柔美气质。“变形”是现代艺术发展当中一个重要的审美取向,潘德列茨基的这部作品虽然保留了传统小提琴“协奏曲”的框架,但在创作变奏时采用了“动机变形”的结构,而不是“主题变奏”。穆特对这部作品包含的概念和人文精神了然于心,她的表达既展现了对音乐表演艺术未来发展的探索,也致敬了传统的音乐风格和技术。

在音乐会结束之后的签售环节,来到现场等候签售的众多乐迷还参与了国家大剧院为潘德列茨基大师特别策划的庆祝85岁生日活动。在大师俱乐部门口的签售区,现场乐迷自发为大师唱响生日歌,国家大剧院工作人员则为大师献上了精心准备的生日蛋糕,令大师在感到惊喜的同时也倍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