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正式启动报名

作为上海文化品牌中强劲崛起的一颗新星,第三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将于202084日至25日在沪举办。86日,赛事组委会宣布全球报名正式启动。2020年是艾萨克·斯特恩的诞辰100周年,记者也从组委会了解到,相比往届,本届比赛将增设获奖选手赛后音乐会,以纪念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不过,大赛的主体部分都将延续传统,保持平稳,因为一以贯之才是国际大赛的立身之本。”比赛组委会主任、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说。

 

评委

豪华阵容全领域助力新人

86日的启动发布会开始前,组委会就曾被各方咨询今年的评委会阵容,确实,这是选手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组委会介绍,由13位评委组成的评委会,“不仅仅是阵容豪华,他们的专业构成也是组委会千挑万选的,只为了能给选手们全方位的帮助。”

由评委主席、著名指挥家David Stern 大卫·斯特恩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Vera Tsu Weiling 徐惟聆教授领衔的评委会,还包括Martin Campbell-White 马丁·坎贝尔-怀特(古典乐经纪行业传奇人物)、Glenn Dicterow 格伦·迪克特罗(小提琴家、教育家)、Emmanuel Hondré 埃马纽埃尔·翁德雷(世界级音乐厅演出负责人)、Weigang Li 李伟纲(小提琴演奏家、著名室内乐组合创始人)、Ning Feng 宁峰(著名青年小提琴演奏家)、Philip Setzer 菲利普·塞策(著名小提琴家、教育家,著名室内乐组合创始人)、Hagai Shaham 哈加伊·沙哈姆(著名小提琴家、教育家)、Joel Smirnoff 乔尔·斯米尔诺夫(著名小提琴家、指挥家与教育家)、Kyoko Takezawa 竹泽恭子(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Maxim Vengerov 马克西姆·文格洛夫(格莱美获奖者、当今世界最伟大的弦乐演奏家之一)、Jian Wang 王健(著名大提琴家)等。

“众所周知,对一项国际大赛来说,评委是否有影响力、评委是否有公正的名声,都将能左右选手们是否报名的决定。”组委会执行主任、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说,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从创办之初,就有严格的评委规则,即如果选手和评委之间存在师生关系,必须在赛前申报,组委会会公开所有师生关系、公开所有评分,“经过两届赛事的验证,比赛的公平公正性都已得到了国际公认——事实上,透明到公开所有评分,在国际上也是少见的。”

但是,公平公正还只是这项赛事的“标配”,周平表示,这项赛事之所以短时间内就能声名鹊起,原因绝不仅限于公平公正,“还因为组委会是真正从选手出发、为他们的职业生涯考虑来选的评委。我们和评委们都有协议,确保每轮比赛之后未能晋级的选手可以参与选手咨询会,和评委一对一探讨需要改进的地方,决赛后,参与决赛的选手同样也有咨询会能够进一步提升。”

据悉,本届13位评委在古典音乐行业各自领域内都是领军人物,包括了著名独奏家、著名室内乐组合灵魂人物、演出行业领袖、小提琴家兼教育家等等。“当初在邀请时,就考虑到了一名小提琴选手未来发展所需的各个维度的指导,技术上怎么提高?和别人该怎么合作?演出机会怎么获得?他们疑惑的问题,都能在这些业界前辈身上找到答案。这项赛事,也和上海这座城市的风格一样,有了细腻的感觉。”

 

赛程

史上最长赛程为纪念斯特恩精神

组委会同时透露,第三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于86日正式启动,并接受全球报名,选手需要在202012023:59前完成在线报名申请,202022823:59前完成预选视频上传。而明年8月最终能来上海的选手,则要面临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和决赛的考验。“本届赛事的赛程,为历届最长,从新闻发布会到新增的赛后音乐会,共22天。”周平介绍,赛程中主要增加的是赛后音乐会,“这场音乐会是为了纪念艾萨克·斯特恩这位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1979年,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来中国访问,他也是西方第一位来华演出的小提琴大师。他在北京演奏了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他的此次中国之行被美国最负盛名的音乐家传记片、艺术纪录片导演默里·勒纳拍摄成新闻纪录电影《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这部电影纪录了小提琴大师斯特恩1979年对中国的访问,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风貌,尤其是神童的天才和教师的尽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电影拍出后,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还获得了1981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2020年是艾萨克·斯特恩诞辰100周年,上海以他名字来命名的这项国际赛事,也将用一场以《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这部纪录片为主题的音乐会,来纪念这一重要的时刻。组委会透露,这场音乐会将安排在比赛结束后进行,本次获奖和前两届的部分获奖选手,将同台演绎,此外,还将邀请部分当年在这部纪录片中出现过、受到过艾萨克·斯特恩指点的音乐家出席,包括担任本届评委的王健。

除此之外,贯穿全年的“大师印迹”系列微信推送、比赛现场的艾萨克斯特恩百年回顾照片展,也将全方位地展示这位大师的成就和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巨大贡献。

“这项赛事从赛事名称的设定,就决定了它国际主流赛事的定位,”周平说,“艾萨克·斯特恩先生是致力于国际音乐交流的著名艺术家,也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来华的音乐大师,以他的名字命名赛事,除了纪念,也有继承他大力培养新人、促进世界音乐交流的传统的意思。本届比赛,我们除了继续在全世界范围内启动征集活动,评选‘艾萨克·斯特恩人文精神奖’,还增加这场纪念音乐会以及其它纪念活动,也是希望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曲目

持续推动中国原创作品走出去

当然,作为一项奖金为全球最高的十万美金的国际顶级赛事,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每次的曲目选择备受外界关注,尤其是中国曲目——向世界推介中国原创作品,已成为赛事的传统,组委会甚至在赛事创办伊始就特别设立了“最佳中国作品演绎奖”。何占豪、陈钢的《梁祝》和陈其钢的《悲喜同源》在前两届被先后奏响,这次又会是什么作品?组委会透露,第三届赛事决赛中的必选曲目,将是上海交响乐团2019-2020音乐季新任驻团作曲家周天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这也是上海交响乐团最新委约的作品。

美籍华裔作曲家周天,是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走出去、在欧美古典音乐界大放异彩的作曲家。他的《乐队协奏曲》(Concerto For Orchestra)获得第60届格莱美奖最佳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奖(Best Contemporary Classical Composition)提名,这是格莱美该单元奖项首次提名华人。

余隆一直在挖掘周天的潜力,委约他为明年的小提琴比赛创作协奏曲,就是他所做的众多工作之一。此外,上交今年9月举行的2019/2020乐季开幕音乐会,以及余隆和上交签约第一古典厂牌DG厂片的第三张专辑中,周天的作品都将占据很大比重。

余隆对周天的评价很高,他说,他们的音乐语言既是中国的也是国际的,是能真正走出去的,“越能提炼中国文化,越能走向世界,而不是模仿和照抄西方。模仿在初期阶段可以,但到了高级阶段,作曲家要能体现中国文化的身份认同、基因认同,才能产生自信心,简单的复制没有任何意义。他们在一个标准认知度上。这些作曲家应该代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应该发现他们。”

他表示,在任何一个国际平台上,拥有了话语权的中国音乐人,都应该有这样的责任:“中国的交响乐团、交响乐艺术机构,对中国作曲家、中国音乐的推广责无旁贷,关键是应该怎么推、推什么,什么作品能走向世界舞台,这对我们更重要,不然永远是自娱自乐。”

 

影响

百年名团持续扶持青年音乐家获国际赞誉

2015年启动首届比赛的报名至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创办刚5年,在国际顶级大赛的阵容里它还是一位“年轻人”,但因为严谨而稳定的赛制、清晰而坚定的责任感、强力而有效的扶青成果,它获得了广泛的赞誉。“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是伴随着上海交响乐团的国际化进程而诞生的赛事。随着上交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比赛也已跻身世界一流赛事的行列,”周平说,“上交今年迎来了140周岁的生日,通过包括比赛在内的立体化网络扶持新人音乐家,将是这支百年名团永远不变的责任。”

百年名团创办的赛事,也体现了自己的坚持和自信。每届比赛虽都有亮点,但整体规则却是不变的。“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从创办之初,就已经定下了国际音乐比赛中堪称最高标准的赛制、规则,所以我们本届比赛只会在一些细节上有微调,比如中国作品演什么,比如增加一场赛后音乐会,但框架都是不动的。”余隆告诉记者,“所有成功的大赛,无论举办到多少届,它的赛制规则必然是一以贯之的、持续稳定的,这样选手也好、评委也好,才能有明确的标准可以参照,朝令夕改不能称之为顶级比赛。”

因为持续稳定,赛事也得以持续发力,给全球音乐新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强大的平台——组委会有实力打造优质的职业发展平台。

合作机会也不仅仅限定于上交。前不久,上海乐队学院举行了5周年毕业典礼,海内外近10家知名交响乐团的团长都亲赴上海道贺,也体现了上海交响乐团的影响力。目前,和上海交响乐团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国际顶级乐团,遍布欧美、亚洲,上交和小提琴比赛组委会,已经为选手们建立起了各大洲际合作网络,可为优秀选手提供演出、唱片录制、国际经纪公司引荐等一系列职业合作资源。

“也因为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从创办之初就保持的高水准和对选手们的吸引力,首届比赛就被国际古典音乐权威杂志Musical America Worldwide列入‘2018全球顶尖音乐赛事指南’,今年,比赛更被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吸纳,成为这个云集了各大顶级赛事的‘豪华俱乐部’中的一员,这也是国际音乐界对赛事品质、影响力的高度认可。”周平说。